海底捞饮品惊现药丸,顾客喝到“二手饮料”?
近日,根据《广东民声热线》消息,5月,消费者陈先生与家人在广州海底捞一家门店就餐时,其孩子在一杯饮品中喝出了疑似药丸的异物,该异物经过检测,含有乙酰氨基酚成分。他怀疑这杯饮品是“二手饮品”,应该是其他顾客未喝完的饮品,但被服务员送至他的餐桌上。
陈先生称,随后其找门店工作人员进行处理,工作人员表示要将异物进行检测,并将杯子取走,陈先生及家人要求先拍照,未能获得同意,之后陈先生进行了报警处理。
陈先生指出,警方调取监控后了解到,在同一就餐时段,有顾客在装有金桔柠檬水的杯子中丢入白色的“药丸”,并自行饮用,喝完又将杯子放在桌子上。海底捞服务员将其中一杯未喝完的杯子取走,另一名服务员则将该杯饮品拿给了陈先生的小孩。
根据陈先生晒出的药物检测结果:饮品中的“药丸”检测出了乙酰氨基酚成分,未检出丙戊酸、氯氮平、卡马西平、美托咪定、阿米替林、咖啡因成分。
6月5日,海底捞总部相关负责人回应称,该起事件主要是海底捞广州一门店服务员误将另一桌顾客放置在菜架上的金桔柠檬水提供给了其他顾客,经警方调查与送检医疗机构检测,该金桔柠檬水中含有一片感冒药(乙酰氨基酚)。
涉及该事件的门店员工操作明显偏离了既定的服务标准程序,对此,海底捞迅速根据内部管理制度对相关责任人员进行了严厉处置。同时,公司要求该区域的管理人员对该门店执行一次全面的服务流程合规性审查与专门指导,以确保所有服务环节不仅符合规定,而且运作顺畅无阻。
广州海珠区市场监管局员工回应,“5月13日,我局2名执法人员根据举报线索,对(海底捞)涉事经营场所进行现场检查并立案调查,目前案件正在调查处理中。”